张超(智能材料与结构研究所副所长)
    博士生导师
  • 招生学科专业:
    力学 -- 【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 -- 航空学院
    仪器科学与技术 -- 【招收硕士研究生】 -- 航空学院
    机械 -- 【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 -- 航空学院
  • 学位:工学博士学位
  • 职称:副教授
  • 所在单位:航空学院
博士生导师
电子邮箱:
所在单位:航空学院
职务:智能材料与结构研究所副所长
学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办公地点:明故宫校区A8-616
性别:
联系方式:15950506781
其他任职:江苏省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复合材料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毕业院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科学研究

研究领域

  • 长期从事智能材料与结构、传感器设计与测试、无损检测技术等的研究

    一、新型压电传感器的设计与封装

    含金属芯压电陶瓷纤维 (Metal-core Piezoelectric Fiber, MPF) 首次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裘进浩教授团队采用挤压成型的方式制备而成。利用MPF结构小、韧性高、同时具备传感-驱动功能等优势,推导了MPF传感结构导波的理论公式,提出了基于传感器强各向异性的导波方向感知方法,研制了MPF花型传感器、阵列式应变传感器等,成功应用于民机复合材料机翼盒段、金属机翼盒段的冲击载荷定位中。

    二、飞行器结构的智能监测

    智能材料与结构技术利用传感器、驱动器与结构进行集成的方式,赋予传统结构自感知、自适应、自修复等功能。利用压电传感网络激励和传感结构中导波信号的优势,研究了复杂结构受冲击或损伤影响下的导波传播规律,考虑复合材料各向异性、复杂边界条件和温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结构冲击位置概率成像方法和损伤位置成像方法,成功应用于金属飞行器结构、复合材料壁板结构及热防护结构的智能监测中。

    三、激光超声无损检测技术

    激光超声检测技术利用激光非接触式的导波激励方法,能够获取含曲面复杂结构中导波的传播数据。利用激光超声测量的导波波场数据,研究了金属、复合材料、热防护结构中多尺度损伤对导波传播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基于入射波异常信号、波数分析、残余能量分析等的损伤成像方法,建立了低速扫查和高速扫查两套无损检测系统平台,成功应用于含曲面金属裂纹、复合材料冲击损伤和热防护结构脱粘损伤的检测中。

论文成果

专利

著作成果

    暂无内容

科研项目

    暂无内容
个人简介

张超,1988.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智能材料与结构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博导

一直从事飞行器结构的检测与监测前沿技术及应用研究;获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空之星”人才计划的支持;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JCJQ技术领域基金和JKW创新项目等14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63计划子课题和ZF专项等10余项;发表期刊论文41篇,其中SCI论文27篇,第一和通讯作者14篇;近5年1-2区SCI期刊论文16篇,单篇他引最高26次;参编专著1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项,其中第一发明人3项;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江苏力学科学技术一等奖和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指导学生获得第二届超材料力学大赛一等奖、第七届智能材料与纳米技术国际会议智能结构大赛金奖和7th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for Graduates最佳论文奖等;担任江苏省力学学会和复合材料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结构监测、智能诊断及声波调控前沿论坛发起人,主持国际会议分会场1次。

扫一扫用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