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汤新民

教授

主要任职: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民航局科技“拔尖人才”

其他任职:担任“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空中交通管制分会”委员,“中国航空学会航电与空管分会”委员,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工学四类)委员,“江苏空域统筹优化研究军方局方地方协作平台”专家,民航局面向 2035 民航中长期科技规划战略研究专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中英文版)编委,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航空运输学部航空运输管理学科“空中交通管制”技术委员会主席,连续8年担任国家自然基金通信评审、《交通运输工程学报》、《航空学报》、《西南交通大学学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等期刊审稿人。

毕业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历: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工学博士学位

所在单位:民航学院

办公地点:江宁区将军大道29号606室

联系方式:电话:138713952160 邮箱:tangxinmin@nuaa.edu.cn

电子邮箱:

手机版

访问量:

最后更新时间:..

个人简介

学习研究经历

1997.09—2001.07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大学本科 获管理学学士学位

2001.09—2003.07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硕士研究生 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3.09—2007.11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博士研究生 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7.09—2009.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空中交通系 讲师

2009.04—2016.0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空中交通系 副教授

2009.03—2012.1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

2013.11-2016.1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八研究所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联合培养博士后

2013.03-2014.12 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空中交通系系主任

2014.12-2015.12 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访问学者

2016.12-至今 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中交通管理与签派专业负责人

2016.06-至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空中交通系 教授


研究方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新一代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系统、先进场面活动引导与控制系统、无人机运行服务与交通管理系统

发表学术论文,出版专著情况:

先后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0余篇,专著1部,已授权专利5项,软件版权登记7项,论文总引用量超过500余次。

科研成果获奖及专利:

(1)     《基于事件驱动型传感器网络的场面目标跟踪方法》,《交通信息与安全》杂志年度最佳论文一等奖(第二),2014

(2)     4D Trajectory Prediction of Aircraft Taxiing Based on Fitting Velocity Profile, The 15th COT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ransportation Professionals Best Paper Award(第一),2015

(3)     《基于主被动反馈系统的无人机航迹融合》,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第一届空中交通系统技术学术年会优秀论文(第一),2018

(4)     着力构建卓越空管人才的协同培养体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等奖(第四),2013

(5)     终端区空域规划设计体系研究,中国航空运输协会民航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五),2019

(6)     自主可控的民航自动相关监视装备及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二),2019

(7)     分布式高精度民航自动相关监视技术及应用,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三),2019





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

2020年至今,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新一代空中交通系统中的多阶段多模式间隔控制方法研究”,52072174

2018年至今,负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精细化时空管控的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研究”,61773202

2015-2018,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分布式非协作感知与控制的跑道入侵防御关键问题研究”, U1433125

2011年-2015年,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面向4D航迹运行的新一代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系统关键问题研究” ,61174180

2009-2012年,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基于离散事件监控理论的先进场面引导与控制系统研究” ,60879011

2010-2012年,负责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混杂系统理论的新一代空管自动化系统研究”,BK2010502

2012-2014年,负责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我国新一代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BY2012014

2014年至今,负责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分布式感知与控制的跑道入侵防御关键问题研究” , BK20141413

2014年至今,参与民航科技引导资金项目“面向4D航迹运行的机场场面活动冲突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14014J0340035

2009-2012年,负责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基于离散事件监控理论的先进场面引导与控制系统研究”;

2011-2014年,参与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机场(III级)综合交通监视与引导系统”;2011BAH24B06

2010-2011年,参与国家空管委科研课题“高级场面活动引导与控制系统(A-SMGCS)关键技术研究”;

2008-2012年,参与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系统国产化”的研究工作;

2014年至今,负责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多源数据融合的高精度预战术4D航迹推测研究” ,2014M550291

2016年至今,负责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航空器高精度预战术四维航迹规划与空地协同引导研究”

2010-2012年,负责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科研项目“基于混杂系统理论的新一代面向4D航迹运行的空管自动化系统研究”, NS2014065 

2015-2016,负责中船重工七零九研究所项目“飞行计划管理工具研发” 

2016-2017,负责中船重工七零九研究所项目“飞行计划调配组件研发” 

2016-2017,负责波音中国研究项目“ADS-B性能监控及辅助决策研究”

2017年至今,负责波音中国研究项目“小机场环境下的ADS-B监视系统的研发与测试”

2017-2018,负责中电二十八所空管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基于4D航迹的航空器预战术及战术间隔管理研究”

2018-2019,负责民航新疆空管局委托科研项目“新疆地区ADS-B数据品质监控及失效辅助决策研究” 

2018-2019,负责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委托科研项目“空战场空域自动生成演示系统|” 

2019至今,负责中船重工七零九研究所项目“大流量管制区回收技术研究”

2019至今,负责中航工业六一五研究所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评估与态势预测技术”

2019至今,负责中南空管局网络科技公司项目“跑道侵入的运行偏差识别与控制机制研究”

2019至今,负责中航工业无线电电子研究所“机载场面运行路径指引与告警算法研究”

2020至今,负责民航局通用航空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 基于ADS-B的低空通航飞行监视服务关键技术研究” 

指导研究生情况:

前后共指导了70余名本科生毕业设计,独立指导20名硕士研究生(其中12名已经硕士毕业),3名博士研究生,还兼任2名博士生的副导师(已毕业),指导多项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创新竞赛项,其中3名研究生获得国家一等奖学金、2个团队获得全国建模竞赛三等奖、1个团队获得校级研究生创新实验竞赛三等奖。指导学院1名青年教师在入职后第二年即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的资助。指导多项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创新竞赛项,其中3名研究生获得国家一等奖学金、2个团队获得全国建模竞赛三等奖、1个团队获得校级研究生创新实验竞赛三等奖。

硕士生就业面广(包括华为、中航、中船集团、空管局、机场和各航空公司)

备注:

欢迎交通运输、机械工程、自动化、计算机、信息系统工程等专业或相关专业研究生报考。联系方式:tangxinmin@nuaa.edu.cn;13813952160

教育经历

2003.3 - 2007.9 哈尔滨工业大学   机械设计及理论   博士研究生毕业   工学博士学位

2001.9 - 2006.5 哈尔滨工业大学   机械设计及理论   硕士研究生毕业   工学硕士学位

1997.9 - 2001.7 哈尔滨工业大学   工商管理   大学本科毕业   管理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2.4 - 2021.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

2007.9 - 2009.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

社会兼职
2021.3 - 2021.3  

担任“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空中交通管制分会”委员,“中国航空学会航电与空管分会”委员,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工学四类)委员,“江苏空域统筹优化研究军方局方地方协作平台”专家,民航局面向 2035 民航中长期科技规划战略研究专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中英文版)编委,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航空运输学部航空运输管理学科“空中交通管制”技术委员会主席,连续8年担任国家自然基金通信评审、《交通运输工程学报》、《航空学报》、《西南交通大学学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等期刊审稿人。

担任“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空中交通管制分会”委员,“中国航空学会航电与空管分会”委员,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工学四类)委员,“江苏空域统筹优化研究军方局方地方协作平台”专家,民航局面向 2035 民航中长期科技规划战略研究专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中英文版)编委,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航空运输学部航空运输管理学科“空中交通管制”技术委员会主席,连续8年担任国家自然基金通信评审、《交通运输工程学报》、《航空学报》、《西南交通大学学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等期刊审稿人。

研究方向

智能空中交通系统。民航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偏重宏观的空域规划、飞行流量管理、空管运行的研究,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偏重于微观层面的地空通信、导航、监视等机载电子设备等的研究,二者之间存在研究基础薄弱的空白交叉领域,需要利用机载、地面获取的综合交通态势信息,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提高空管运行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以先进场面引导与控制系统、新一代空管自动化系统、为背景开展理论和应用研究工作。

版权所有©201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息化处(信息化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