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rofile:
1. 科研经历:
200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博士期间(2008.8-2008.11)在德国马普学会微结构物理研究所进行科研合作。2004.9 -2006.9南京大学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6.1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007.5晋升为副教授,2009.5被破格晋升为教授。2008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14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2.研究结果
在Small、Photonics Research、Optics Express、J. Mater. Chem.、 Appl. Phys. Lett.、J. Phys. Chem. B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多篇研究论文被引用均超过百次)。在核-壳复合纳米结构的超声辐射合成研究中,创新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多次被Chem. Rev.等高影响论文引用和评论)。新型Au纳米结构研究成果以扉页论文的形式发表在Small杂志上;申请专利15项,参与编写论著1部(第五章)《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张立德,谢思深主编,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新进展)。
3. 课题组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光功能导向的新型贵金属纳米结构的设计及可控制备 11774171,直接经费65万 (主持人 阚彩侠)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原位法研究二维单晶金微纳米结构的热稳定性
10704038,25万(主持人 阚彩侠)。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贵金属纳米结构的可控组装及其局域场耦合效应研究,11274173,88万(主持人 阚彩侠)。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金属纳米结构合金化及原子迁移动力学研究 11874220, 直接经费 64万(主持人 施大宁)。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金纳米棒(线)反常电子特性、交叉节点的物性分析和光热转化的构效关系,11374259,76万(主持人 施大宁)。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单根镓掺杂氧化锌微米线基新型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64万(主持人 姜明明)。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钯-金-钯复合纳米结构的构筑及其近红外光催化研究,21805137,25万(主持人 朱兴忠)。
4. 学生培养
至2019年,指导硕士研究生:26名,其中毕业19名,在研7人;指导博士研究生:7名,毕业2名,合作指导博士4名。
欢迎对光电功能纳米材料感兴趣的同学报考本研究小组研究生。请联系cxkan@nuaa.edu.cn, 或加入“金光闪闪”课题组 QQ号 195788179
Educational ExperienceMore>>
Work Experience
Research Focus
- 2. 微纳光电子学 包括局域光场调控,发光材料、微纳器件等
- 1. 光电功能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 包括各向异性纳米结构的可控制备及特性研究、复合纳米材料制备和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