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浩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性别:男

毕业院校:浙江大学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工学博士学位

所在单位:自动化学院

办公地点:将军路校区自动化学院2号楼310-1

电子邮箱:

扫描关注

个人简介Personal Profile

董浩,博士,江苏淮安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测试工程系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4年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年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期间,曾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山东省优秀毕业生、浙江大学优秀毕业生等荣誉。随后,作为之江实验室和浙江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获之江实验室博士后突出贡献奖。2025年加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测试工程系,任上岗副研究员。长期围绕光电传感技术、生化分析检测仪器、多模态感知系统等领域开展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探索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纵向课题5项,作为骨干成员参与ZFB快速扶持项目JKW173基础加强计划项目、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等,累计经费逾3800万。目前已发表SCI期刊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11篇,包括Advanced Science (IF = 17.521)、Analytical Chemistry (IF = 6.2) 等期刊封面3篇,相关成果被the Scientist、Fox News、Medscape等著名媒体报导,获得CBME2015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年会优秀论文奖。申请并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软件著作权5项。担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微纳米技术学会高级会员,长期担任Sensor Actuat. B-Chem.、Commun. Biol.、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等国际期刊审稿人。


招生信息:

  • -在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2人/年欢迎仪科、生医、控制、光电等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我联系。

  • -欢迎大二及以上本科生参与到我的科研项目,如果你想未来从事科研道路,我将帮助你学习如何开展学术研究,如何撰写学术论文和专利,并推荐高水平的学术平台。

  • -欢迎联系我作为指导老师参与各种高水平科创竞赛,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等。



封面论文:

1.png


代表性工作:

l  多模态融合感知微系统

提出一种基于双聚焦成像策略的多模态光学 CMOS 图像传感器(M-imager)架构。通过结合常规透镜成像与无透镜多维比色敏感阵列成像,利用指甲盖大小的 M-imager 器件可以同时检测蚊子在宿主定位过程中所感知的多模态信息,包括视觉、气体、湿度和温度等。基于该器件开发微型机器人和多模态内窥镜系统验证其实际应用的可靠性。相关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Advanced Science (IF=17.521)上,被选为期刊的封面论文,并得到 Biomed 等多家科技媒体的报导。

 2.png

 

Adv. Sci., 2023,10(14), 2206699

ACS Sens., 2023, 8, 7179

Adv. Electron. Mater., 2024, 10, 2300760

Nano Lett., 2024, 24, 1487514883

 

l  机器嗅觉(电子鼻)系统

搭建气相色谱-声表面波传感器(GC-SAW)联用的微型快速气体分析系统,可在20s内实现C5-C18挥发性有机物的分离和定量检测,灵敏度达ppb级。将其应用于临床患者呼出气中麻醉药物七氟烷和异丙酚的POCT连续监测,建立异丙酚的血气浓度关联模型。将其应用于帕金森患者耳道分泌VOCs的检测,实现帕金森疾病94%的诊断准确率。相关研究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于Analytical Chemistry,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Anesthesia & Analgesia等中科院TOP期刊,被the Scientist、Fox News、Medscape等著名媒体报导。相关设备目前已实现产业转化(http://www.zilai-tech.com/),在医学诊断和环保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3.png


研制128通道电子鼻芯片和样机,基于MEMS工艺制备128单元嗅觉芯片,芯片尺寸20×40 mm。实现了60余种金属氧化物基多维异质气体敏感材料在嗅觉芯片上的稳定修饰。基于ZYNQ 7020 FPGA控制器和128路独立AD采样的技术方案,开发了10×10×4 cm的128通道电子鼻样机。相关研究成果应用于ZFB 快速扶持项目(第二阶段)和JKW173 基础加强计划项目。

4.png


Anesth. Analg., 2020, 130(4): 958-966

Front. Bioeng. Biotechnol., 2022, 10: 861950

Anal. Chem. 2025, 2025, 97, 24, 12633–12641

J. Chromatogr. A, 2017, 1506: 93-100

Anal. Sci., 2017, 33(11): 1271-1277

IEEE ISOEN, 2017: 1-3

 

l  柔性可穿戴传感器

基于微电子印刷工艺制备基于NFC的柔性全印刷紫外传感贴片,并实现其与智能手机的联用。

5.png


ACS Appl. Polym. Mater. 2022, 4, 2, 868–878

Adv. Electron. Mater., , 2023: 2300469

IEEE NEMS, 2021: 144-147

 

 

 




  • 教育经历Education Background
  • 工作经历Work Experience
  • 研究方向Research Focus
  • 社会兼职Social Affili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