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栏目

    胡绪腾

    •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 招生学科专业: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招收硕士研究生】 -- 能源与动力学院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 【招收硕士研究生】 -- 能源与动力学院
      能源动力 -- 【招收硕士研究生】 -- 能源与动力学院
    • 性别:男
    • 毕业院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学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学位:工学博士学位
    • 所在单位:能源与动力学院
    • 联系方式:13814089286
    • 电子邮箱:

    访问量:

    开通时间:..

    最后更新时间:..

    FOD缺口型损伤对TC4疲劳极限强度的影响

    点击次数:

    所属单位:能源与动力学院

    发表刊物:航空动力学报

    关键字:外物损伤(FOD);弹道冲击;TC4钛合金;疲劳极限强度(FLS);损伤特征;疲劳预测;

    摘要:针对TC4钛合金风扇/压气机叶片前缘常遭受的外物损伤(FOD)缺口型损伤,进行了不同冲击角度下高速弹道冲击试验研究、损伤特征与应力集中分析,开展了冲击后不处理和冲击后去残余应力退火试样的高循环疲劳试验和疲劳极限强度预测。结果表明:随着冲击角度的增大入射侧损伤尺寸和应力集中系数基本保持不变,出射侧缺口损伤深度和损伤长度减小。损伤深度范围为0.6~1.5mm,应力集中系数范围为2.6~3.4。缺口型损伤试样的疲劳极限强度下降为光滑试样的27%~53%,与应力集中系数并不是呈反比关系。退火试样的高循环疲劳(HCF)性能或略微下降或基本不变,表明残余应力影响较小,残余应力对疲劳极限强度的影响程度不足光滑试样的10%。缺口型损伤试样的HCF性能与损伤底部半径的相关性不明显,随着最大损伤深度和损伤长度的增加而下降,表明制定维修手册时应着重考虑缺口型损伤的最大深度和损伤长度。Peterson经验公式对HCF性能的预测精度不理想,误差最大为45%,需要发展高精度的FOD缺口型损伤构件HCF性能预测方法。

    是否译文:

    发表时间:2018-07-19

    合写作者:贾旭,朱自佳,嵇大伟,宋迎东

    通讯作者:胡绪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