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招生学科专业:
交通运输工程 -- 【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 -- 民航学院
电子信息 -- 【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 -- 民航学院
土木水利 -- 【招收硕士研究生】 -- 民航学院
交通运输 -- 【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 -- 民航学院
毕业院校:河海大学
学历:河海大学
学位:工学博士学位
所在单位:民航学院
办公地点:民航学院大楼806;
明故宫校区行政楼1014
联系方式:wujin@nuaa.edu.cn
电子邮箱:
个人简介Personal Profile
以下信息由研究生系统导入,请酌情修改完善
全国再生混凝土结构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标准技术委员会江苏分会委员,江苏省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
学科研究方向一:道路与铁道工程
1.工程结构耐久性及智能监测
2.再生混凝土及再生混凝土结构
3.桥梁结构检测与加固
学科研究方向二:结构工程
null
学科研究方向三:桥梁与隧道工程
null
发表学术论文,出版专著情况:
代表性论著:
[1]Jin Wu,Hongming Li,Zhe Wang,Jingjing Liu,Transport model of chloride ions in concrete under loads and drying-wetting cycles,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16,112(3):733-738。
[2]Wang Wenjian,Wu Jin,Wang Zhe,Chloride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under compressive loading,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2016, 49(2):1-8。
[3]Hongming Li,Jin Wu,Zhe Wang,Shear performance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with corroded stirrups strengthened with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ACI Structural Journal,2016,113(1):51-61
[4]Li hongming, Wu Jin, Song Yongji,Effect of External Loads on Chloride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Concrete with Fly Ash and Blast Furnace Slag. 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ASCE,2014,26(9): 04014053-1~04014053-6.
[5]Z. H. Zou, J. Wu, Z.Wang & Z. Wang. Relationship between half-cell potential and corrosion level of rebar in concrete,Corrosion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ng, May 2016
[6]Wu Jin, Advances in Monitoring of Reinforcement Corrosion in Concrete Structures.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3,Vol.438-439
[7]Junqi GAO,Jin WU,Monitoring of corrosion in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using Bragg grating sensing, NDT and E International.2011
[8]Jin Wu, Study on wireless sensing for monitoring the corrosion of reinforcement in concrete structures,Measurement,2010,43(3):375-380
再生粗骨料的随机特性及分级方法研究.工程力学,2015,32 (2):97-104
疲劳荷载下锈蚀钢筋混凝土梁弯曲性能试验研究. 土木工程学报,2012,45(10):118-124
腐蚀钢筋再生混凝土板弯曲性能试验研究,建筑结构,2013,43(1):69-72
短期荷载作用下再生骨料混凝土梁正截面裂缝宽度试验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011,32(6):9-16
再生粗骨料钢筋混凝土梁短期刚度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10,43(2):55-63
再生混凝土梁正截面开裂弯矩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 建筑结构,2010,40(2):112-114
再生粗骨料钢筋混凝土梁疲劳性能,建筑结构,2008(5)
氯离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寿命评估,土木工程学报,2005(2)
锈蚀钢筋混凝土结构可靠度评估,工程力学,2005(1)
钢筋混凝土结构锈蚀检测与评估,科学出版社,2005.1 (专著)
土木工程结构抗风设计,科学出版社,2007.1(专著)
科研成果获奖及专利:
2003年南航教学优秀二等奖(排名第一)
2007年南航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2)
2010年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技术(排名第2)
2010年中国航海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港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智能监测与评估技术(排名第2)
2011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本科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2012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本科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2012年南航第三届“三浪杯”“良师益友——我最喜爱的研究生导师”
2013年中国航海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钢筋锈蚀无线检测技术(排名第2)
2013年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三等奖:水工混凝土耐久性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排名第2)
2013年南航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1)
2014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本科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1999年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007年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
授权发明专利3项:
(1)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腐蚀的检测方法,专利号ZL200710019822.4
(2)钢筋腐蚀光纤传感器封装方法,专利号ZL200910029971.8
(3)一种氯离子在混凝土中渗透系数测定装置及方法,ZL2014081400078220
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
主持代表性研究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无线传感的混凝土中钢筋腐蚀智能监测关键问题研究(51279074),2013-2016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光纤光栅的混凝土中钢筋腐蚀智能监测技术研究(50879034),2009-2011
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点项目子课题:再生骨料混凝土基本构件长期性能研究(2009AA0323),2009-2010
4、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大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智能监测技术研究(BK2006193),2006-2008
5、江苏省科研成果产业化推进项目:港口工程钢筋腐蚀智能监测传感器开发及产业化(JH10-8),2010-2013
指导研究生情况:
毕业博士4名,在读博士生6名。毕业硕士33名,在读硕士8
备注:
硕士招生专业:结构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道路与铁道工程博士招生专业:道路与铁道工程(含直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