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个人主页 http://faculty.nuaa.edu.cn/wangluofeng/zh_CN/index.htm
王洛烽,男,博士,讲师/长空博士后/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2022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学博士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隶属陈仁良教授的直升机飞行力学团队,团队的其他老师:李攀、吴伟、孔卫红。
办公室:明故宫校区 A5-216 联系方式:wanglfae@nuaa.edu.cn
研究方向为直升机吊挂/拖曳、人-机耦合、evtol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5项,获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资助,参与团队的LH预研项目、HZ预研项目和其它外协项目10余项,突破了重型直升机刚弹耦合建模与重载吊挂飞行安全技术,支撑我国重型直升机重大型号研制、国家数值风洞项目开发、低空经济装备研发等,具备显著军事与经济效益。研究方向具体介绍如下:
一、直升机外吊挂飞行动力学与控制
直升机吊挂飞行是在直升机机腹下通过吊索吊挂装备、物资的飞行,具有吊挂物形状、尺寸不受货舱限制,以及垂直起降的优势,在低空经济和军事作战中运用广泛、价值显著。然而,吊挂物只通过数根柔性吊索与直升机相连,易出现吊挂大幅摆动振荡,可牵连直升机摇摆甚至失稳坠机。为提高吊挂飞行安全,本人开展了非定常钝体气动建模与吊挂摆动预测、非线性吊挂摆动分析与失稳边界预测、人机协调智能吊挂减摆方法等研究。
相关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直升机外吊挂飞行中的吊挂摆动失稳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主持,2025.1-2027.12)
2、直升机动力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直升机带外吊挂飞行特性与摆动抑制(主持,2023.11-2025.11)
3、中国博士后基金第74批面上资助项目:直升机吊挂飞行吊点运动减摆机理与冲突消解研究(主持,2024.1-2025.12)
4、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先进重型直升机多点吊挂飞行特性研究及多系统精确建模分析(参与,2018.8-2019.12)
5、工信部民机预研项目:直升机风险科目试飞(参与,2017.1-2017.12)
二、舰载直升机拖曳扫雷动力学与控制
舰载直升机拖曳扫雷(Helicopter Towed Mine Sweeping, HTMS)主要用于清除水域中的水雷,提高舰艇航行安全性,相比于舰艇扫雷具有机动性强、生存性高的优势。然而,我国直升机扫雷复杂系统的建模与分析研究仍为空白,而且由于拖曳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舰载直升机在拖曳扫雷时面临动力学不稳定、载荷摆动、环境干扰、控制难度高等挑战,需要深入研究其动力学特性与控制策略。本人率先建立直升机-拖缆-水下拖体耦合动力学模型,为直升机扫雷任务提供优化建议。
相关科研项目:
1、某预研项目:扫雷XXX大拖曳力低速拖曳多学科耦合分析与控制技术(参与,2023.1-2025.12)
三、旋翼飞行器人-机耦合(飞行员诱发振荡)
飞行员诱发振荡(Pilot Induced Oscillation,简称PIO)是人和飞行器两个飞行安全因素相互影响的产物,是飞行器和飞行员之间异常耦合的结果,是由于飞行器响应与飞行员操纵输入的不协调,在飞行员正常操纵的带宽范围内飞行器产生持续的振荡,飞行员为控制振荡而付出的努力可能会使振荡持续且加剧。长期以来,PIO一直严重威胁着飞行安全,国际上许多先进飞机都不同程度地发生过不同类型的PIO,国际航空界一直视PIO为极具挑战性的难题之一。然而,国内在PIO相关的相关研究不多,无论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与国外有较大差距。围绕PIO,本人基于六自由度飞行模拟器开展了旋翼飞行器人机耦合建模、PIO预测、PIO抑制的研究。
相关科研项目:
1、某预研项目:XXX飞行员诱发振荡分析与抑制技术(参与,2023.1-2024.12)
2、航空科学基金项目:直升机吊挂飞行人-机-吊挂耦合PIO预测技术研究(主持,2024.5-2025.10)
四、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
低空经济是指基于低空空域资源(通常是指海拔3000米以下的空域)利用发展起来的经济活动,包括运输、物流、农业、测绘、救援、观光等应用。本人针对evtol分布式旋翼的特点,建立飞行动力学模型,用于飞行性能预测、操稳特性预测、操纵策略优化等。
相关科研项目:
1、沃飞长空:旋翼建模项目(参与,2024.11-2025.1)
2、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T500无人机飞行动力学建模技术(参与,2023.3-2024.3)
3、四川傲势科技有限公司:HA气动包建模项目(参与,2018)
五、其它涉及直升机飞行力学建模分析、动态仿真、飞行控制的研究
相关科研项目:
1、旋翼空气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微下击暴流复杂气象下的直升机气动及飞行特性研究(主持,2023.12-2025.12)
2、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直升机抗侧风机动载荷分析及多涵道电动尾桨飞行力学模型研究(参与,2024.1-2024.12)
3、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直升机抗侧风气动特数值分析及飞行力学模型辨识技术研究(参与,2024.1-2024.12)
4、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直升机仿真模型构建与分析(参与,2023.9-2024.4)
5、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直升机气动性能快速评估及配平计算模块研发(参与,2019.11-2021.12)
指导学生开展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校级工程实践计划项目:
1、包瑞芯、冯成伟、王浩、吕泽溪、李相呈,连续变弯度机翼设计与实验验证,2024-03 - 2025-04,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
2、龙康军、徐丽娟、刘浩然、石闯林,倾转四旋翼飞行器建模与倾转过渡走廊研究,2024-04 - 2025-04,省级工程实践项目
培养直升机飞行力学团队研究生,近期指导学生发表期刊论文如下:
1、Yu X, Chen R, Wang L, et al. An optimization for alleviating pilot workload during tilt rotor aircraft conversion and reconversion maneuvers[J].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2, 129: 107854.
2、Wei Y, Chen R, Yuan Y, Wang L. Influence of Engin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n Helicopter Handling Quality in Hover and Low-Speed Forward Flight[J]. Aerospace, 2024, 11(34): 1–20.
3、裴诗源, 陈仁良, 王洛烽. 旋翼转速变化对直升机操纵品质影响分析[J]. 飞行力学, 2022, 40(1): 1–6.
4、冯瑞, 陈仁良, 王洛烽. 倾转旋翼飞行器飞行动力学通用建模方法研究[J]. 飞行力学, 2025.
5、卫圆, 陈仁良, 王洛烽等. 变旋翼转速对直升机飞行品质的影响分析[J]. 航空动力学报, 2025(3): 142–151.
在《AIAA Journal》《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航空学报》等高水平SCI/EI期刊上一作/通讯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其中2篇中科院一区Top期刊、5篇T1级航空航天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申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4项。
1、Wang L(第一作者), Chen R. Nonlinear Helicopter Rigid-Elastic Coupled Modeling with Its Applications on Aeroservoelasticity Analysis[J]. AIAA Journal, 2022, 60(1): 102–112.(T1级航空航天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
2、Wang L(第一作者), Chen R, Xie X, et al. Modeling and full-speed range transition strategy for a compound helicopter[J].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5, publish online.(中科院1区Top期刊,JCRQ1)
3、Wang L(第一作者), Chen R, Yan X.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of aerial slung load release for piloted helicopters[J].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2021, 34(2): 229–239. (中科院1区Top期刊,T1级航空航天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JCRQ1)
4、Wang L(第一作者), Chen R. Handling Qualities Assessment and Discussion for Helicopter with Slung Load Systems Utilizing Various Sling Configurations[J]. Aerospace, 2024, 11(9): 711.
5、Tian Y, Wang L(通讯作者), Zhou Z, et al. Nonlinear Rigid-Elastic Coupled Modeling and Oscillation Mechanism Analysis of Rotor-Body-Slung-Load System[J]. Aerospace, 2023, 10(872): 1–14.
6、王洛烽(第一作者), 陈仁良, 冯瑞. 直升机扫雷系统跨介质刚柔耦合建模与配平分析[J]. 航空学报, 2025. (T1级航空航天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
7、王洛烽(第一作者), 陈仁良. 吊挂飞行对重型直升机空中共振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分析[J]. 航空学报, 2023, 44(16): 1–10. (T1级航空航天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
8、王洛烽(第一作者), 陈仁良. 重型直升机飞行动力学刚弹耦合建模及空中共振稳定性分析[J]. 航空学报, 2021, 42(12): 124634.(T1级航空航天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
9、王洛烽(第一作者), 陈仁良, 赵宇. 面向直升机吊挂飞行品质改善的模糊减摆控制[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24, 网络首发.
10、王洛烽(第一作者), 陈仁良, 严旭飞. 直升机抛放吊挂后的最优操纵与分析[J]. 航空动力学报, 2021, 36(03): 543–552.
11、王洛烽(第一发明人), 陈仁良. 单旋翼复合直升机的通用建模与配平计算方法: 中国, 202411537187.9[P]. 南京: 2024.
12、王洛烽(第一发明人), 陈仁良. 直升机飞行员操纵意向模糊推理吊索摆角反馈减摆方法: 中国, 202311214632.3[P]. 南京: 2023.
13、王洛烽(第一发明人), 陈仁良. 重型直升机飞行动力学刚弹耦合建模方法: 中国, ZL 2020 1 1053914.6[P]. 南京: 2020-12-29.
14、王洛烽(第一发明人), 陈仁良. 直升机释放吊挂后回稳最优操纵的求解方法: 中国, ZL 2020 1 0365233.7[P]. 南京: 2020-09-22.
1、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
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企业项目式”实习优秀指导教师奖
3、入选江苏省航空航天学会青年人才库
1、期刊《海军航空大学学报》青年编委
2、江苏省对外科学技术促进会荣誉会员
3、直升机研究院兼职辅导员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博士研究生毕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大学本科毕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长空博士后/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