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量:   最后更新时间:--

王磊磊

硕士生导师
教师姓名:王磊磊
教师拼音名称:Wang Leilei
电子邮箱:
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职务:专聘副研究员
性别:男
联系方式:一八二六二六三二九二八(微信同号)
学位:工学博士学位
毕业院校:华南理工大学
所属院系: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招生学科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招收硕士研究生】 -- 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材料与化工 -- 【招收硕士研究生】 -- 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其他联系方式

暂无内容

个人简介

王磊磊,男,湖北十堰人,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江苏省双创博士,中国焊接学会机器人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焊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焊接学报》青年编委,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评审专家。20186月博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博士期间曾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联合培养1年,在新加坡制造技术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1年。主要从事激光焊接与再制造等研究,承担国家重要飞行器的预研工作。

联系方式:邮箱:wangll@nuaa.edu.cn  电话:一八二六二六三二九二八

招生专业:(1)材料科学与工程(2)材料与化工

研究方向:(1)轻质高强防热结构激光制造2激光制造过程多尺度数值模拟

主持科研项目:

[1]  国防基础科研项目, JCKY2022605C004, 2023.01-2025.12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2305378, 2024.01-2026.12

[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 2021YFB3401103, 2021.11-2024.12

[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 2022YFB4602303, 2022.11-2025.12

[5]  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 HTL-A-22G08, 2022.01-2023.12

[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2023M730824, 2023.07-2024.06

代表性论文:

[1]  Wang L.L, Wei H.L, Xue J.X, DebRoy T. A pathway to microstructural refinement through double pulsed gas metal arc welding[J]. Scripta Materialia, 2017, 134: 61-65

[2] Wang Leilei, Li Linqin, Sun Longxiang, Qian Yuanhong, Zhan Xiaohong. AlNbTiVZr refractory high entropy alloy combining exceptional high-temperature performance and excellent ductility fabricated by laser direct energy deposition[J].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24, 999: 174878

[3] Wang Leilei, Guan Xiaohu, Yang Xingyun, Zhan Xiaohong, Cai Xukang, Shi Bowen. Thermal-fluid behavior and microstructure morphology during laser melting deposition of TiC/Ti6Al4V 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s[J]. 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2023, 27: 3214-3230

[4] Wang Leilei, Xue Jiaxiang, Wang Qiang. Correlation between arc mod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during wire arc additive manufacturing of 316L stainless steel[J].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2019, 751: 183-190

[5] Wang L.L, Wei H.L, Xue J.X, DebRoy T. Special features of double pulsed gas metal arc welding[J].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18, 251: 369-375

[6] Lyu Feiyue, Wang Leilei*, Wang Jianfeng, Zhang Yumeng, Zhang Jiahao, Zhan Xiaohong. Integrated control mechanism of ultrasound and ZrO2 particles on differential microstructures for the wire arc additive manufacturing[J]. Virtual and Physical Prototyping, 2023, 18 (1): e2274492

[7] Zhang Jiahao, Wang Leilei*, Zhao Kai, Qi Chaoqi, Shi Bowen, Zhang Yanxiao, Yuan Shuaichao, Zhan Xiaohong. Thermal analysis and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TiC/Ti6Al4V 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 by direct energy deposition[J].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2024, 893: 146136

[8] Gao Zhuanni, Wang Leilei*, Wang Yanni, Lyu Feiyue, Zhan Xiaohong. Crack defect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FeCoCrNi high entropy alloy coating on TC4 titanium alloy prepared by laser cladding[J].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22, 903: 163905

[9]  Lyu Feiyue, Hu Ke, Wang Leilei*, Gao Zhuanni, Zhan Xiaohong. Regionalization of micro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s of slip transmission in oriented grains deposited by wire arc additive manufacturing[J].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2022, 850: 143529

[10]  王磊磊, 吕飞阅, 高转妮, 虞文军, 高川云, 占小红电弧增材制造2319铝合金交叉桁条结构微观组织与拉伸性能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 (1): 267-277

科研获奖:

2021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航空航天轻合金大型复杂结构精准激光焊接技术与装备  

授权专利:

[1]  王磊磊, 史博文, 占小红. 一种飞机起落架活塞杆的结构功能一体化修复装置及方法[P]. 授权号:ZL.202111389489.2, 2022-12-02.

[2]  王磊磊, 史博文, 占小红. 一种监测电弧增材制造堆积高度与上表面平整度的装置及方法[P]. 授权号:ZL. 202210002316.9, 2022-11-02.

[3]  王磊磊, 史博文, 黎一帆, 占小红. 一种面向增材制造用预处理装置及送丝机[P]. 授权号:ZL.202210410957.8, 2023-05-09.

[4]  王磊磊, 占小红, 虞文军, 高川云, 吕飞阅. 一种飞行器蒙皮-桁条结构复合增材减材制造系统与方法[P]. 授权号:ZL. 202011391431.7, 2023-07-07.

[5]  王磊磊, 史博文, 刘星, 占小红. 一种固相增材修复装置及方法[P]. 授权号:ZL.202210682989.3, 2023-10-17.

学术著作:

[1]  10000个科学难题制造科学卷, 9787030571212, 科学出版社

[2]  航空航天高性能铝合金双激光束双侧同步焊接技术, 9787030676153, 科学出版社

学生去向:

[1]  杨兴运 20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二〇工厂

[2]  史博文 21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3]  蹇明明 21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4]  黎一帆 21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

培养质量:

[1]  史博文 21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教育经历

[1] 2007.9——2011.7
华南理工大学 > 机械电子工程 > 工学学士学位 > 大学本科毕业
[2] 2013.9——2018.6
华南理工大学 > 机械工程 > 工学博士学位 > 博士研究生毕业
[3] 2016.1——2017.1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联合培养博士 > 联合培养博士

工作经历

[1] 2018.10-2019.11
新加坡制造技术研究院
[2] 2011.8-2013.8
华南理工大学

社会兼职

[1]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评审专家

[2] 

焊接学报 青年编委

[3]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增材制造技术专业委员会 委员

[4]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电焊技术专业委员会  委员

[5] 

中国焊接学会  机器人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  委员

团队成员
团队名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激光焊接与精准再制造课题组

团队介绍:“追光者”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占小红教授为负责人的团队——激光焊接与精准再制造课题组。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激光焊接与先进连接技术、激光增材制造工艺、金属与复合材料/陶瓷的连接、材料加工工艺建模与仿真等,长期从事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工程机械、船舶等领域复杂结构件激光焊接工艺开发、焊接变形精准控制、焊接工艺优化与仿真研究等。

团队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防973项目、军委科技委173课题、军委装备发展部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40余项,航空航天重点型号研制任务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16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0余项。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两项、南京航空航天大型教学成果一等奖、南京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奖。

目前团队已有教授1人,副教授/副研究员3人,讲师1人,博士后1人,博士研究生8人、硕士研究生40人。身处“国防七子”之一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专注于航天航空激光连接与制造事业,是“追光者”团队永恒不变的主题。打造军工品质,培养卓越人才,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