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个人主页 http://faculty.nuaa.edu.cn/cuiyijun/zh_CN/index.htm
崔益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IEEE纳米技术委员会Newsletter主编、国家EDA2推广工作组副组长。
长期致力于硬件信息安全领域的前沿研究,重点关注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的轻量级安全认证技术,以及面向未来信息系统的后量子密码安全技术。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并与北京智芯、华为海思、中国电科58所、航天科技772所等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保持紧密的科研合作与人才联合培养。
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2)、江苏省U35创新奖等多项荣誉,并指导学生屡获“互联网+”、“挑战杯”、集创赛等高水平赛事奖项20余项。
【毕业生就业单位】
华为海思、紫光展锐、极海半导体、芯旺微、南瑞集团等集成电路行业龙头企业。
【主要研究方向】
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芯片:研究利用半导体制造过程中的固有偏差,生成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克隆性的物理指纹,为物联网设备、边缘计算节点等提供轻量级、低成本的安全身份认证解决方案,涵盖从设计、仿真到流片测试的全流程研究。
抗量子攻击密码芯片:面向未来量子计算带来的安全威胁,研究并设计能够抵御量子攻击的密码算法硬件加速引擎(如基于格、哈希的密码方案),聚焦于高性能、低功耗的VLSI架构实现,保障信息安全系统的长远安全。
基于RISC-V的专用协处理器:围绕RISC-V开放指令集架构,开展安全域专用处理器的创新设计,包括定制指令扩展、微架构优化,以及面向人工智能、密码计算等特定场景的异构计算与软硬件协同安全技术。
【招生计划】
每年招收博士1–2名,硕士3–4名。欢迎具备集成电路基础(数字电路/FPGA相关背景)和良好英文读写能力的同学报考,鼓励参与创新竞赛与国际学术交流(硕士研究生资助一次国际交流,博士研究生每年资助一次),提供28nm、55nm、0.13um等多个节点的流片验证机会。
团队氛围轻松活泼,团队教师性格开朗,致力于与学生共同成长,培养服务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可靠“芯”力量。
欢迎有志于硬件安全与集成电路领域的优秀学子加入我们,也欢迎本科生联系参与科技创新项目!
联系邮箱:yijun.cui@nua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