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智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招生学科专业:
仪器科学与技术 -- 【招收硕士研究生】 -- 自动化学院
控制科学与工程 -- 【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 -- 自动化学院
电子信息 -- 【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 -- 自动化学院

主要任职:南航和美国南加州大学国际联合卓越研究中心主任。历任自动化学院自动控制系副主任、系主任、院长助理,期间调入高新技术研究院任南航天巡一号微小卫星副总设计师、常务副总设计师,挂职任南航无人机研究院院长助理等。

其他任职:全国惯性技术与产品标准化工作组委员,中国电子学会科技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惯性技术学会惯性系统与测量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宇航学会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委员,《兵工学报》和《中国空间科学技术》编委。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最佳审稿人贡献奖、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优秀编委、航空学报优秀审稿专家。

性别:男

毕业院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工学博士学位

所在单位:自动化学院

办公地点:自动化学院1号楼5楼

联系方式:025-84892304-510

电子邮箱:

招生学科专业: 仪器科学与技术 -- 【招收硕士研究生】 -- 自动化学院
控制科学与工程 -- 【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 -- 自动化学院
电子信息 -- 【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 -- 自动化学院
扫描关注

个人简介Personal Profile

                                             

个人简历

长期从事飞行器导航定位、惯性基组合导航、图像/视觉导航、编队协同导航、类脑智能导航等研究。曾任南航天巡一号微小卫星常务副总设计师,主持研发国内首颗空间攻防用隐身微小卫星姿态组合测量控制和总体设计工作。

5年以来指导学生获国家挑战杯揭榜挂帅专项赛一等奖(2024年)、IPIN导航定位国际竞赛第一名(2022年);指导博/硕士12人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其中2025年博士2人,硕士2人共计4人),现指导博士后1名,博士生11名,硕士生17名。已毕业研究生中,有2人获中国惯性技术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国一级学会优博,2022年-熊骏、2025年-杨闯)。

还指导学生获得航空工业杯无人机创新大赛等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校一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提名1项、省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主持国家级项目8项: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面上2项、国防基础科研重点1项、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重点1项、173重点项目课题2项、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重大项目课题1项、国家科技部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1项、国防科技创新特区火花项目1项;主持省级项目2项、其他7项。第一/通讯发表论文48篇,SCI收录14篇、EI收录16篇;专著1部;获优秀论文奖1项。授权专利100件(排前三27件)。

获校校良师益友-我最喜爱的导师、校优秀共产党员、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优秀导师。入选校长空英才计划、省333工程、省青蓝工程、省六大人才高峰、留学回国人员择优资助等。

1994-200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自动化学院,本科、硕士、博士;

2013.10-2014.10,美国南加州大学(USC)工程学院,国家公派学术访问;

2004-2010,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讲师、副教授;

2011-至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研究员; 

2007-2011,南航“天巡一号”微小卫星常务副总设计师/常务副主任、主任;

2012-201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    系副主任

2015-201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    系主任

2017-至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    院长助理

2010,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

2013,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计划;

2015,江苏南京“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引进计划”;

2016,南航西航杯第七届良师益友-我最喜爱的导师

2016,获得中国出国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

2016,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

2018,南航长空学者长空英才资助计划;

2020,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研究方向

学科研究方向一:导航、制导与控制

1)无人机自主导航技术

2)组合导航技术

3)图像/视觉导航技术

4)航天器自主导航技术

5)类脑感知导航技术

学科研究方向二: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1)多源信息融合处理技术

2)惯性组合精密定位技术

发表学术论文,出版专著情况

研究成果已在IEEE Transactions on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 Systems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Signal ProcessingAircraft Engineering and Aerospace Techn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ve Computing & Information and Control、航空学报、宇航学报、中国惯性技术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本人及合作者共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60余篇,EI收录140余篇;共有5篇期刊论文入选F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6篇论文获得南京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并受邀在2015年度中国自动化大会上做无人机全源导航技术研究专题特邀报告,参与编写完成控制科学与工程国防十一五规划教材《导航系统理论与应用》,获得中国大学出版社优秀教材一等奖。

兼任南航和美国南加州大学(USC系统状况评估自主飞行器导航、制导与控制国际联合卓越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第一届全国惯性技术与产品标准化工作组(SAC/SWG16)委员(2017-2022),中国惯性技术学会惯性系统与测量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宇航学会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委员,《兵工学报》编委,航空学报优秀审稿专家。担任国内外重要期刊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Signal Processing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IEEE Transactions on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 Systems、航空学报、宇航学报、控制理论与应用、控制与决策的审稿人。获SCI检索国际航空航天领域顶级期刊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最佳审稿人贡献奖、航空学报优秀审稿专家。


科研成果获奖及专利

2005年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92005年获得南京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排1

2006年获得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排名22009年获得南京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优秀奖,排1

2010年获得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排名82012年获得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1

2012年获得第二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教材奖一等奖,排420139月获得第二届中航工业杯-国际无人飞行器创新大奖赛固定翼无人机竞技赛三等奖;

201312月获得南京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优秀奖,排12014年获得国防科学技术发明奖三等奖,排4

2014年获得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4201510月获得第三届中航工业杯-国际无人飞行器创新大奖赛固定翼无人机竞技赛二等奖;

201608月,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苏赛区三等奖优秀指导教师;201708月,第十二届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二等奖优秀指导教师;20179月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711月获得第五届中航工业杯-国际无人飞行器创新大奖赛旋翼类无人机竞技赛三等奖;201808月,第十三届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华东赛区二等奖优秀指导教师;

201811月获得第六届中航工业杯-国际无人飞行器创新大奖赛旋翼类无人机竞技赛二等奖(全国第2);201812月,获得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排1

2021年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排62022年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排1

还获得4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学技术奖,共申请12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100项已经获得授权;通过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成果鉴定3项。

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

先后主持了1项目国防973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江苏省自然基金、3项航空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合作承担了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和1863计划子课题,作为主要参与人承担了国防预研基金、惯性技术预研基金等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还主持了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择优资助项目和江苏省333人才工程择优资助项目。

还参与承担了南航天巡一号微小卫星型号研制项目,并于2007.10-2011.01期间担任该型号项目的常务副总设计师和南航微小卫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职务。

指导研究生情况

现指导博士后1名,博士生11名,硕士生17名。已毕业研究生中,有2人获中国惯性技术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国一级学会优博,2022年-熊骏、2025年-杨闯)、10人被评为校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2人获得校级研究生学术会议优秀论文,6人获得校级华为特别奖学金、“38543惯导特别奖学金、中航宝成特别奖学金和校级三好研究生等多项荣誉称号。

近五年指导博/硕士12人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其中2025年博士2人,硕士2人共计4人, 1人还获得校级科创新秀称号,5年以来指导学生获国家挑战杯揭榜挂帅专项赛一等奖(2024年)、IPIN导航定位国际竞赛第一名(2022年);指导的研究生获得2016年度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苏赛区三等奖,2017年度第十二届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二等奖(高精度微型可穿戴式行人导航设备),2017年第五届中航工业杯-国际无人飞行器创新大奖赛旋翼类无人机竞技赛三等奖(光影旋翼无人机)。

已毕业研究生工作单位情况:北京航天三院33所(1人),北京航天一院15所(1人),上海812所(2人),上海615所(1人),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1人),上海商飞公司(2人),上海中电32所(1人)、中兴通信(4人),华为(4人),武汉航天四院九部(1人),上海通用泛亚(2人),武汉高德红外(1人),杭州海康威视(1人),天津航空机电有限公司(1人),福建潮州师范学院(1人),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航空宇航系(1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自动控制系(1人)、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硕士、博士(1人),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博士(1人)、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博士后(1人)、美国南加州大学博士后(1人)、上海大学博士后(1人)、南京邮电大学(1人)、安徽理工大学(1人)。


备注:

非常欢迎勤于思考,希望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学生报考硕博士生!

希望和大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 教育经历Education Background
  • 工作经历Work Experience
  • 研究方向Research Focus
  • 社会兼职Social Affiliations
  • 1)无人机自主导航技术 2)组合导航技术 3)图像/视觉导航技术 4)航天器自主导航技术 5)类脑感知导航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