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宸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招生学科专业: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 【招收硕士研究生】 -- 航天学院
机械 -- 【招收硕士研究生】 -- 航天学院

性别:男

毕业院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工学博士学位

所在单位:航天学院

办公地点:D11-A221

电子邮箱:

扫描关注

个人简介Personal Profile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研究员、航天学院“天巡学者”特聘研究员,入选第八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宇航空间机构全国重点实验室“精密驱动与操控”方向联系人,中国科协会刊《科技导报》、《海军航空大学学报》青年编委。获2022年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4/9)、2023年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荣誉(排名4/8)、2023年南航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4/11)、2020年南航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10/11)。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飞行器着陆缓冲机构设计、在轨操控智能机构设计与控制等。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成项目课题、JKW创新特区项目、民用航天重点项目课题、KJ预研项目、1*3基金、ZF共用基础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近20项。指导本科生获国家级大创3项(2项结题优秀、1项在研);指导研究生获Ⅰ级甲等竞赛三等奖1项、研究生省级科创项目2项。近五年在相关领域,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EI期刊论文16篇。

    Google   Scholar ID: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hl=en&user=7vHquvgAAAAJ

     

    近五年代表性论文:

1. Wang C, Nie H, Chen J, et al. The design and dynamic analysis of a lunar lander with semi-active control[J]. Acta Astronautica, 2019, 157: 145-156.(JCR Q1)

2. Wang C, Nie H, Chen J, et al. Damping force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a lunar lander with MRF[J]. Journa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2020, 33(3): 04020004.(JCR Q2)

3. Wang C, Chen J, Li X, et al. Design, dynamic analysis, and experiments of MRF dampers for lunar landers[J].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2021, 68(7): 3012-3025.(JCR Q1)

4. 王宸陈金宝董自瑞,等.仿猫月球着陆缓冲机构设计与缓冲特性研究[J].宇航学报, 2022, 43(10):1302-1310.(EI)

5.  鲁超宇 陈金宝王宸*(通讯作者),等.组合式气囊在重装空投中的缓冲性能分析[J].宇航学报,2023, 44(6):841-850.(EI)

6. Ren M, Fan Y, Chen J, Wang C*(通讯作者). Design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embedded micro stiffness sensor for On-Orbit service tools[J]. Measurement, 2024: 115986.(Top期刊)

7. Zhu J, Ma J, Chen J, Wang C*(通讯作者), et al. Improving Landing Stability and Terrain Adaptability in Lunar Exploration with Biomimetic Lander Design and Control[J]. Acta Astronautica, 2024.(JCR Q1)

8.Ren M, Chen J, Wang C*(通讯作者).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Three-Phalange Underactuated Adaptive LSDH Finger[J]. Journal of Mechanical Design, 2025, 147: 073303-1.(JCR Q2)

9.Ren M, Ma J, Chen J, Wang C*(通讯作者),et al. Design of Three-Phalange Underactuated End Tool for the Chinese Space Station[J]. Journa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2025, 38(4): 04025039.(JCR Q2)

    

部分代表性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成项目,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空间智能机构灵巧操作与精准控制基础研究,课题负责人

2.JKW创新特区项目,****智能变形技术,项目负责人

3.KJ十四五预研项目,空投****模拟评估技术,项目负责人

4.民用航天重点项目,****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总体设计及关键技术,课题负责人

5.1*3基金项目,多维变形机构****研究,项目负责人


    欢迎飞行器设计、机械和力学等相关专业学生报考宇航空间机构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内唯一专门从事航天器机构研究的全国重点实验室)深空星表探测机构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团队,共同进步成长(实验室简介https://astro.nuaa.edu.cn/2020/0311/c2081a195109/page.htm)。

  • 教育经历Education Background
  • 工作经历Work Experience
    2020.7 至今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研究方向Research Focus
  • 社会兼职Social Affiliations
  • 面向我国深空探测与月球无人科研站构建所需的着陆缓冲机构,开展了“ 嫦娥” “天问”系列着陆器的着陆冲击动力学分析与优化设计研究。并开展了新型着陆缓冲机构研究,所提出的新型着陆机构具有更强的星表环境适应能力和更低的冲击过载,突破了现有铝蜂窝着陆器星表环境适应性差、铝蜂窝变形后不可恢复等局限性。相关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我国嫦娥系列月球着陆器、天问一号火星着陆器、天问三号火星采样上升器、揽月载人登月着陆器等重大航天型号任务。

    依托缓冲机构的多级组合缓冲吸能机理与设计方法研究基础,开展该成果在其他领域的拓展应用。面向****的着陆缓冲装置研制需求,设计了一种含圆柱密闭内气囊的组合式缓冲气囊,可有效降低极端环境下、高速空投冲击过载,实现多工况、多场景下的战车空投缓冲。


  • 面向我国空间站在轨服务与延寿任务需要,设计了多种内嵌位移、角度、力和力矩等微小型传感器的技能型末端操控机构,提出了一种可实现微触碰作业感知、实时作业反馈的高精度动态操控策略,实现了以空间站太阳翼拆卸与转移安装、alpha对日定向装置内部设备在轨拆卸与维修为代表的空间站站上设备与零件的在轨操控地面验证。相关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我国空间站等重大航天型号任务。


团队成员Research Group

“深空星表探测机构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http://astro.nuaa.edu.cn/2020/0311/c2081a195109/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