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杰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招生学科专业:
机械工程 -- 【招收硕士研究生】 -- 机电学院
机械 -- 【招收硕士研究生】 -- 机电学院

性别:男

毕业院校:武汉大学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工学博士学位

所在单位:机电学院

办公地点:明故宫校区17-423

电子邮箱:

扫描关注

个人简介Personal Profile

个人简介:

凌杰,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于2012年和2018年获得武汉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工学学士和工学博士学位,2017年法国FEMTO-ST研究所访问博士生,2019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先进机器人中心Research Fellow,2020年入职南京航空航空大学机电学院,2025年法国图卢兹大学公派访问学者,入选江苏省“双创博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空学者”。从事医疗手术机器人、精密驱动与智能控制技术研究,主持装备预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江苏省基金、航空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等国家/省部级项目,以第一/通讯作者在IEEE TCST、IEEE TMECH、MSSP、MMT等机械电子领域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6项,获IEEE ICARM、IEEE FPM、IEEE ROBIO等多个国际学术会议论文奖。担任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机械电子分委会委员,SCI期刊Mechatronics客座编辑,国际学术会议IEEE ICARM 2023、ICIRA 2024、IFAC Mechatronics 2025等Associate Editor,IEEE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员,IEEE汇刊、机械工程学报等多个国内外学术期刊审稿人。

学术成果详见个人主页(https://mee-jieling.github.io/ )。


工作经历:

2024.12--2025.12       公派访问学者               法国图卢兹大学

2020.07-至 今             副教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

209.01-2020.01          Research Fellow          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2018.07-2020.06         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


教育背景:

2017.08-2017.11            访问博士生                  法国FEMTO-st研究所

2012.09-2018.06           工学博士                     武汉大学

2008.09-2012.06           工学学士                     武汉大学


学术成果:

代表性期刊论文(*为通讯作者):

[1] Jie Ling, Micky Rakotondrabe, Zhao Feng, Min Ming and Xiaohui Xiao*. A robust resonant controller for high-speed scanning of nanopositioners: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Control Systems Technology. 2020, 28(3): 1116-1123.(SCI二区)

[2] Jie Ling, Zhao Feng, Dongdong Zheng, Jun Yang, Haoyong Yu*, and Xiaohui Xiao*. Robust adaptive motion tracking of piezoelectric actuated stages using neural-network-based sliding mode control. 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 2021. 150: 107235.(SCI一区Top)

[3] Jie Ling*, Long Chen, Zhao Feng, and Yuchuan Zhu. Development and test of a high speed pusher-type inchworm piezoelectric actuator with asymmetric driving and clamping configuration. 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 2022, 176: 104997.(SCI一区Top)

[4] Jie Ling*, Tingting Ye, Zhao Feng, Yuchuan Zhu, Yangmin Li, Xiaohui Xiao. A survey on synthesis of compliant constant force/torque mechanisms. 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 2022, 176: 104970.(SCI一区Top)

[5] Jie Ling*, Zhao Feng, Long Chen, Yuchuan Zhu, Yongping Pan. Neural network-based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 of a piezo-driven nanopositioning stage. Precision Engineering. 2023, 81:112-123.(SCI二区)

[6] Jie Ling, Long Chen, Mingming Zhang, and Yuchuan Zhu*. Development of a dual-mode electro-hydrostatic actuator with serial-parallel hybrid configured piezoelectric pumps. 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2023, 32(2): 025011.(SCI)

[7] Jie Ling*, Hongtao Peng, Yuzhou Duan, and Micky Rakotondrabe. Reducing backward motion of stick-slip piezoelectric actuators using dual driving feet designed by asymmetric stiffness principle. 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 2024, 203:105810.(SCI一区Top)

[8] 凌杰*,张允执,陈龙,朱玉川.数字压电叠堆执行器:原理、建模与控制.中国机械工程. 2025, 36(2): 228-237.(EI)

[9] 凌杰*,彭洪涛,李蕴琪,张文星,康佳豪,朱玉川. 电液伺服阀压电双晶片力马达组件数学建模. 航空动力学报. 2025.(EI)

[10] Yuzhou Duan, Jie Ling*, Zhao Feng, Daojin Yao, Yuchuan Zhu. Development of a base-actuated three-rhombus configured remote center of motion mechanism for lumbar puncture. Journal of Mechanisms and Robotics. 2024. 16(5): 054503. (SCI)

[11] Yuzhou Duan, Jie Ling*, and Yuchuan Zhu*. Modeling and admittance control of a piezoactuated needle insertion device for safe puncture of spinal membranes. Journal of Medical Devices. 2024, 18(3): 034501. (SCI)

[12] Yuzhou Duan, Jie Ling*, Zhao Feng, Tingting Ye, Tairen Sun, and Yuchuan Zhu. A survey of needle steering approaches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Annals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2024, 52: 1492–1517.(SCI)

[13] Yuzhou Duan, Jie Ling*, Micky Rakotondrabe, and Yuchuan Zhu*. Achieving high-speed smooth motion for stick-slip piezoelectric motors with impact-enhanced driving mode. 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2025. 34(4): 045022. (SCI)

[14] Yuzhou Duan, Jie Ling*, Micky Rakotondrabe, Zuoqing Yu, Lei Zhang, and Yuchuan Zhu*. A review of flexible bronchoscope robots for peripheral pulmonary nodule interven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Robotics and Bionics. 2025. 7(3): 845-862.(SCI)

[15] Yunzhi Zhang, Jie Ling*, and Yuchuan Zhu. Development and fault-tolerant control of a distributed piezoelectric stack actuator. 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2024, 33(9): 095003.(SCI)

[16] Yunzhi Zhang, Jie Ling*, Micky Rakotondrabe, Yuchuan Zhu, and Dan Wang. Modeling and feedforward control of hysteresis in piezoelectric actuators considering its rotation and expansion. Mechatronics. 2025. 110: 103354.(SCI)


会议论文获奖:

[1] 2016年ICIRA国际学术会议最佳学生论文奖(第一作者)

[2] 2018 年IEEE ICARM国际学术会议最佳学生论文提名奖(第一作者)

[3] 2023 年IEEE ICARM国际学术会议最佳学生论文提名奖(合作作者)

[4] 2023年IEEE ROBIO最佳会议论文提名奖(通讯作者)

[5] 2023年IEEE FPM最佳论文一等奖(合作作者)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向肺外周结节活检的末端可伸展支气管镜机器人研究,2026.01--2028.12

[2] 装备预研项目,***设计与仿真技术研究,2023.06--2025.11 

[3] 航空科学基金,高频响两级电液伺服阀用压电双晶片执行器建模与控制研究,2023.03--2025.02

[4]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先导高速开关阀调控的智能伺服阀及其阀控作动器研发,2021.07--2024.06

[5]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机器人辅助穿刺麻醉跨介质接触建模与抗干扰控制研究,2021.07--2024.06

[6] 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纳米定位平台非光栅扫描快速精密运动控制研究,2019.01--2020.07

[7] GF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变刚度压电调谐减振机制及智能减振技术研究,2022.01--2023.12

[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科技创新基金,***高温高频压电执行器关键技术研究,2022.01--2023.12

[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国际科技合作研究基金,变刚度宽频域压电减振俘能机制及应用研究,2024.01--2025.12

[10] 中航工业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技术开发项目,基于压电***结构设计,2021.11--2022.11

[11]中航工业陕飞技术开发项目,作动器-舵面动态响应仿真分析,2024.04.01--2025.12.30

[12] 企业技术开发项目,***设计与控制研究,2023.06--2025.12


主讲课程:

专业必修课:《液压与气压传动》、《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

专业选修课:《可编程控制器》

留学生专业必修课:《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暑期课程:《学术读写说技巧》(法国图卢兹大学Micky Rakotondrabe主讲)


招生情况:

欢迎感兴趣的本科生(大创竞赛)、报考硕士生(机械、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及其他相近专业)、博士生(机械工程及其他相近专业)邮件联系。

  • 教育经历Education Background
  • 工作经历Work Experience
  • 研究方向Research Focus
  • 社会兼职Social Affiliations
  • 医疗机器人

  • 精密运动控制
  • 智能材料驱动器

团队成员Research Group

先进液压与机电控制实验室

  先进液压与机电控制实验室与研究课题组自2007年1月成立以来,面向我国航空航天高性能电液作动与控制相关技术需求,主要开展了智能材料高频电-机与电液转换器、智能材料驱动射流伺服阀、喷嘴挡板伺服阀、集成式电静液作动器、数字高频开关阀以及液压元件与系统仿真等相关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    
    近10年来,实验室与研究课题组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空科学基金、航天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航工业沈阳空气动力研究院与中航工业南昌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横向合作项目等20余项纵向与横向科研项目。实验室在高频电-液转换与执行机构、分布式控制智能执行器、高性能电液伺服阀等方面形成了显著研究特色与成果,研究成果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3项,登记软件著作权3件,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EI收录20余篇,出版研究专著1部。
    近10年来,实验室与研究课题组在本科教育教学方面,持续承担本科专业必修课《液压与气压传动》、 专业选修课《可编程控制器》,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指导,本科生“科创直通车”项目指导,本科毕业设计指导等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参编“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液压与气动传动》,“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液压传动系统》等教材编写工作;承担校级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项,其中1项获优秀结题项目;发表教学改革研究论文3篇,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2项,其中1项获优秀结题项目;指导本科毕业设计获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优秀毕业设计二等奖2项。
    近10年来,实验室与研究课题组在研究生教育教学方面,先后承担研究生专业学位课《机电控制理论及应用》以及研究生国际化课程《Mechatronics Control and Automation》等课程教学工作;承担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与国际化课程建设项目2项;指导的研究生立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创新基地(实验室)开放基金等相关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9项,其中获得优秀结题项目2项,指导的研究生获得第四届“天宫杯”研究生创新实验竞赛二等奖1项;指导的研究生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1人,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4人。指导的研究生获得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9篇。
    近10年来,实验室与课题组同国内外相关大学与科研机构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科研项目合作。先后与美国马里兰大学航空航天系、瑞典西部大学产品技术中心(PTC)开展了深入学术交流;与西安中航工业618研究所,无锡中航工业614研究所,南京中航工业609研究所,贵阳中航工业501厂,上海航天803所,北京航天一院18所,上海中船重工704所,成都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沈阳中航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无锡速升物流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泰州海陵液压机械有限公司等国内单位开展了广泛的横向交流与项目合作。
    实验室与课题组将继续面向航空航天先进液压与机电控制技术需求,围绕智能材料与智能结构的国内外最新前沿科学与技术发展动态,在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持续深入地开展新型智能材料为基础的先进电-机与电-液转换元件与系统的研发,在本科与研究生人才培养、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水平提升、横向合作服务水平提升等方面为我国先进液压与机电控制技术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